Skip to content

新聞稿

新聞稿 - 第三十七屆亞太區私隱機構論壇 公報

日期 : 2012年6月21日

第三十七屆亞太區私隱機構論壇 – 公報

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於2012 年6月14及15日在香港主持第三十七屆「亞太區私隱機構」論壇。

在兩日會議中,參加者討論了不同議題,包括跨境政策、教育及執法事宜,並商定有關行動。以下為有關討論及商定行動的概述。

環球私隱執法

在會議中,各成員分析現時環球私隱執法議題,例如最近的重大資料外洩事件,及國際間的最新活動。討論涵蓋國際間在執法上的有效合作、跨境私隱規則的發展及互通性、美國及歐盟的私隱改革。會上亦討論「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保障私隱機制及跨境私隱執法安排、「環球私隱執法網絡」的最新情況,以及規管資料保障及個人資料跨境流通的「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指引的現行檢討。

各成員同意,在個人資料跨境轉移不斷大幅增加的情況下,資料保障及私隱機構之間加強合作是必須的。各成員支持這方面一直透過「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及「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進行的工作。

國際資料保障及私隱專員研討會的最新情況

會議討論了第三十四屆國際資料保障及私隱專員研討會的主題:「平衡私隱與科技」。該會議將於2012年10月23至26日在烏拉圭舉行,由該國個人資料控制及監管部主持。

私隱關注運動2012

私隱關注運動於2012 年4月30日至5月5日舉行。傳訊工作小組匯報各成員在其管轄區成功舉辦各項活動,並製作和利用創意材料推廣保障私隱意識。為鼓勵及利便公眾查閱亞太區保護個人資料資訊,「亞太區私隱機構」成員把有用的保障私隱資源匯聚一起,網址為www.privacyawarenessweek.org/youth.html

Google的新私隱政策

「科技工作小組」匯報就澄清Google於2012年3月1日生效的私隱政策一直與Google對話的情況。各成員知悉Google所作的澄清及改善後,同意繼續共同透過「科技工作小組」注視由法國資料保障機構(CNIL)進行的查詢。科技工作小組會在獲悉Google對CNIL的回應後考慮下一步行動。

公共登記冊的資訊

各成員再次討論公共登記冊這個議題。隨著公眾越來越容易透過不同的網上及流動科技查閱公共登記冊,公眾查閱政府資訊的公開及透明原則與個人的個人資料私隱權利之間的矛盾有所增加。從保障私隱角度來看,如何在公眾查閱與保障個人資料私隱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變得越來越具挑戰性。

各成員同意從大原則層面考慮這議題,取向集中於讓公眾查閱政府資訊時提供相應的個人私隱保障。

智能電話應用程式

「科技工作小組」向成員匯報有關智能電話應用程式的私隱風險,包括未經同意摘取個人資料。各成員對這個不斷發展和複雜的領域表達關注,並同意分享相關研究及應用程式開發商的實務守則。各成員亦同意聯絡「電訊業資料保障國際工作小組」,查詢其最新行動,以研究為消費者及應用程式開發商聯合制訂具教育及指導性材料的可能性。

向受屈資料當事人提供法律協助

各成員討論如發生侵犯私隱事件,個人對有關機構採取法律行動時可尋求援助支付有關費用的途徑。各管轄區概述各自可提供協助的途徑。

經研究後,各成員認為香港《個人資料(私隱)(修訂)條例草案》下所提供的法律協助是亞太區私隱機構成員中獨一無二的。不過,成員亦與香港分享了其他因私隱受侵犯而判給賠償的經驗。

規管直接促銷活動

香港《個人資料(私隱)(修訂)條例草案》建議對直接促銷活動的規管是亞太區內其中最嚴厲的。各成員留意到現時的趨勢是向個人賦予向直銷商追溯個人資料來源的權利,香港建議的規管制度為其他亞太區私隱機構成員在日後檢討私隱保障提供了很好的參考。

公開會議

在公開會議中,香港的私隱關注人士就下述私隱議題與亞太區私隱機構成員分享經驗及交換意見:

  • 香港的電子健康記錄互通計劃
  • 香港對社交網站的私隱關注
  • 有關地理位置信息及流動服務裝置的私隱議題
  • 雲端運算與資料保障

參加者

下述機構代表出席是次論壇:

  • 澳洲資訊專員公署
  • 加拿大私隱專員公署
  • 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
  • 韓國網絡安全局
  • 韓國個人資料保護署
  • 墨西哥資訊公開及信息保護局
  • 澳洲新南威爾斯省私隱專員公署
  • 新西蘭私隱專員公署
  • 澳洲北領地省資訊專員公署
  •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
  • 澳洲維多利亞省私隱專員公署

下述機構代表以觀察員身份出席是次論壇:

  • 日本消費者廳
  • 澳門個人資料保護辦公室
  • 葡萄牙資料保障局

註:有關亞太區私隱機構論壇的資訊,可瀏覽
http://www.privacy.gov.au/aboutus/international/appa

第三十七屆亞太區私隱機構論壇
後排 (由左至右):張宗頤,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龍雪影,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郭美玲,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張如萌,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Yoichiro Itakura,日本消費者廳; Heajin Lee,韓國網絡安全局;Masako Mizumachi,日本消費者廳;Sonia Sousa Pereira,葡萄牙資料保障局;Isabel Cruz,葡萄牙資料保障局;Markus Heyder,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Ken Yang Chongwei,澳門個人資料保護辦公室;Harry Lio Chi Hon,澳門個人資料保護辦公室;Bakita Kan Pui Man,澳門個人資料保護辦公室
前排 (由左至右):Hiroshi Miyashita,日本消費者廳;Kwang Hee Choi,韓國網絡安全局;Anthony Bendall,澳洲維多利亞省私隱專員公署;Brenda Monaghan,澳洲北領地省資訊專員公署;Elizabeth Coombs,澳洲新南威爾斯省私隱專員公署;Timothy Pilgrim,澳洲資訊專員公署;蔣任宏,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Marie Shroff,新西蘭私隱專員公署;Edith Ramirez,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María Elena PÉREZ-JAÉN ZERMEÑO,墨西哥資訊公開及信息保護局;Shin Sohyun,韓國個人資料保護署;Brent Homan,加拿大私隱專員公署;Sonia Chan Hoi Fan,澳門個人資料保護辦公室